近日,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特种构件先进连接技术创新团队在国内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团队牵头制定的《超薄镍基高温合金激光微焊接工艺规范》团体标准,成功入选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的2024年工业与信息化百项团体标准应用推广典型案例。这一成就,不仅是对南昌航空大学科研水平的肯定,更为航空航天领域有关技术的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
这一标准的推出,正是响应《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具体举措之一,旨在引导社会团体制定高质量标准,推广行业新技术标准以提升整体技术水平。依据工业与信息化部的统筹安排,该遴选工作经过项目推荐申报、形式审查、技术审查到专家论证等多个环节,最终从1000余项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着实展现了该标准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南昌航空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超薄镍基高温合金激光微焊接技术领域深耕逾10年,积累了丰厚的研发实力。这一技术专注于航空航天超薄关键构件的高性能焊接,特别是在焊接过程中对材料要求极高的环境中显得很重要。该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促进了有关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也获得了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此次入选百项团体标准应用推广典型案例的标准,既是对南昌航空大学在专业领域的广泛影响力的认可,也是对其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有力推动。这一成果在强化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将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顶尖的科研成果往往需要合适的市场环境和产业链的支持才能实现其真正价值,因此,南昌航空大学此后的工作将不仅仅限于标准的推广,更要积极探索这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路径,真正把握住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期望。这一过程可能充满曲折与挑战,但只有将科研与实际紧密结合,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随着科技的慢慢的提升,标准化的实施将指导更多企业特别是航空航天领域内的市场参与者,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南昌航空大学的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是我国高等院校热情参加国家创新体系、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未来,我们期待这一标准的成功实施能够带动整个行业的技术飞跃,同时对其他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产生积极影响。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