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联储作出了近14个月以来的第10次加息决定,再次引发市场震荡。持续加息不仅让美国自己离经济衰退慢慢的接近,还害得全世界一起替美国背锅。
受美国战略裹挟最紧的欧洲率先应声而动,紧随美国进行了自去年7月以来的第7次被动加息。
△雅虎新闻网报道:欧洲央行5月4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25个基点。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从本月10日起分别上调至3.75%、4.00%和3.25%。
然而分析认为,货币紧缩政策导致欧元区经济持续疲弱,欧洲央行在遏制通胀与寻求经济稳步的增长之间,仍将进退两难。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报道:欧盟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仅增长0.1%,没有到达预期,德国经济停滞不前。
由于美元霸权的作用,美联储本轮激进加息使美债收益率上升、美元迅速走强,其外溢效应诱使资金大规模流向美国,使众多国家的股市、汇市、债市遭受猛烈冲击,迫使这些国家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不得不跟随加息,从而加重自身经济衰退风险。
△全球多数央行正以过去50年未见的同步程度加息(美国“投资百科”网站报道截图)
根据世界银行专家的分析,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美国利率的上升主要是由投资的人对美联储转向更强硬货币政策立场的预期所引发的“反应冲击”推动的。
由“反应冲击”驱动的美国利率上升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尤其有害。事实上,美国利率的大幅度上升,以及美元外汇价值的相应上升,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借贷成本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不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债务水平普遍飙升,多国政府债务达到创纪录的高点,一些国家已经陷入金融困境,甚至产生债务违约。
△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可持续金融中心和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4月共同发布的《面向绿色包容性复苏的债务减免(DRGR)》报告数据显示,2008-2021年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主权债务增加了178%,从1.4万亿美元增至3.9万亿美元。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也警告称,美联储加息将加剧全球债务危机。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支付在2010年至2021年期间增长了120%,达到2001年以来的顶配水平。用于支付外债的政府收入的平均比例从2010年的6.8%增加到2021年的14.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曾警告,美联储加息可能会给某些国家本已疲软的复苏“泼冷水”。美国利率的上升以及美元的升值,可能会使各国偿还以美元计价的债务的成本更高。
△世界银行官网报道:利率上升和全球增长放缓有可能使大量国家陷入债务危机。债务还本付息给穷国带来了自2000年以来最大的压力。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曾刊文指出,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保罗·沃尔克领导下的美联储通过激进加息降低了美国的通胀率,却推高了全球利率,导致许多新兴经济体债务违约。而“沃尔克冲击”之后的债务危机令发展中国家感到痛心。美联储加息对拉丁美洲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暴跌,失业率和贫困率急剧上升。在非洲负债累累的国家也有类似的经历。美联储只有少数关注其任性的政策选择会怎么样影响世界其他地区。
彭博社资讯专栏作家爱德华多·波特日前发文质疑:“鲍威尔领导的美联储能承担得起无视地理政治学的代价吗?”
文章指出,如今,美联储再次面对沃尔克时代的高通胀。随着它正以40多年来最快的速度加息,“人们对经济繁荣希望破灭的原始记忆正在整个拉美以及更广泛的发展中国家重新浮现”。
联系到美国多年来利用美元霸权对他国滥施单边制裁给多国造成的直接和间接伤害,国际社会一致认为,美国的经济金融政策已成为全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复苏和一起发展的最大挑战。
面对美元霸权对世界经济的戕害,慢慢的变多的经济体开始用实际行动维护自身权益。包括一些美国盟友在内的多国纷纷通过减持美债、推动双边货币协议和外汇存底资产多元化等办法,积极探索“去美元化”的路径。此外,各国央行还在以1967年以来最快的速度购买黄金。
△路透社报道:2022年各国央行购买了创纪录的1136吨黄金,而2023年全球央行的购金趋势持续。
随着全球“去美元化”进程的加速,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美元对国际经济体系的控制正在减弱。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过去20年里,美元在全球央行国际储备中所占份额下降了12个百分点,从71%缩减到2022年的58.36%,这是199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彼得·厄尔日前在其发表的《“去美元化”慢慢的开始》一文中指出,美元从一种普通的支付、结算和投资载体,逐渐变成了美国政府用来实施单边制裁的金融工具,尤其是在去年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美国肆意将美元“武器化”的做法,令多国加速逃离。“从长远看,‘去美元化’会继续下去,美元将或快或慢地在海外失势”。
巴西地理政治学分析师、资深记者佩佩·埃斯科瓦尔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将美国货币政策称为“赌场资本主义”。他指出,慢慢的变多的国家在权衡利弊后发现,美元并不安全。美国制裁政策咄咄逼人,政府大笔支出不计后果,导致美元的国际吸引力明显降低。即将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可能是去美元化取得进展的关键。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秩序注定会终结。
据了解,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中国将统筹利用首次载人登月前的飞行试验以及载人登月的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
“祥云”AS700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个按照适航规章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
王贻芳说,江门中微子实验已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研究机构的750位科研人员参与,采取经费投入分担、技术共同研发、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进步。
中国科普研究所调研发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家等对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仍有困惑。因此,开展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科普工作,有利于领导干部、企业家增强对新技术、新动能、新模式的认知,把握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大趋势,更好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路灯开启时间刚刚好,真是‘无缝对接’啊!”湖北省十堰市北京路一家蛋糕店的店主何伟十分疑惑:路灯是咋做到这么准时的?
从“制”到“输”、从“储”到“用”,如今,张家口市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各项新技术不断突破,全新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为国内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开发应用提供了诸多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也为本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由于今年第三季度订单锐减,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公司15日股价大幅下挫,跌幅超过15%。
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欧洲空间局(ESA)联合运营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观测到一个在大爆炸后仅7亿年就形成的星系“自内向外”的生长过程。
(记者罗云鹏 通讯员王若琳)记者15日从深圳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谢和平团队就海水中的氯离子引发副反应和电极腐蚀现象,提出一种新的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策略,将有利于丰富和进一步构建破解海水复杂成分影响的海水电解制氢理论体系和技术框架。其进一步拓宽了谢和平院士团队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技术体系,将为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有了路线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
10月14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青铜冶铸与夏商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举行。
今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与2020年上一轮评审相比,本轮评审拟大幅新增博士点831个。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博士生培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2024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一大批具有创新意义、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脱颖而出。
10月14日是第55个世界标准日。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中国主题为“强化标准引领,促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我国探月工程在不断书写月球探测新篇章的过程中铸就的探月精神,既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又富有鲜明的新时代特质。
14日16时许,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首趟中老铁路“京滇·澜湄线吨老挝香蕉从云南省昆明市王家营西站驶出,一路向北京市平谷区疾驰,标志着中老铁路国际冷链班列暨“京滇·澜湄线”国际货运列车正式开行,打通了一条连接中国北京、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货运通道。
2023年总被引频次进入本学科排名前1/4的中国期刊共有37种,比2022年增加2种;影响因子进入本学科排名前1/4的期刊有149种,比2022年增加12种。
最近一个特殊门诊引发社会关注。新闻媒体报道,10月8日,上海某研究机构设立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正式开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