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9 日,武汉发布 2024 年前三季度经济 成绩单 ,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4720.98 亿元,同比增长 5.1%。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背后,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的深入实施,是科学技术打头阵的践行落实,也是武汉持之以恒推动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成效渐显。
10 月 29 日,TCL 华星武汉基地工厂里,身着纯白防尘服的工人与自动来回的机器交错穿梭,上百个机械手臂昼夜不停,全球单体最大的低温多晶硅显示面板在这里完成组装,销往海内外。据悉,华星半导体产量前三季度增长 145.9%。
长江日报记者梳理统计数据,前三季度,武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5%。稳中有进的 进 ,大多数表现在高端制造业增长较快,转型特征明显。
从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 44.2%;分产品看,智能手机、锂离子电池、平板电脑、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53.8%、21.4%、12.8%、12.5%。
从资源驱动到创新驱动,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是武汉作为传统工业强市必答的时代命题。
10 月 12 日,在 2024 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上,5 个光化学应用项目与青山区签约,开展技术合作和产业化落地,为传统产业的节能减排和绿色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没有淘汰的产业,只有淘汰的技术。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武汉光化院院长肖文说,两年前成立的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光化学技术研究院——武汉光化院已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正用一束可见光 照亮 传统产业。
同样,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0%,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 19.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 22.2%、8.7%。
转型发展是武汉高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技术创新是推动转型发展的关键力量。 武汉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珺表示,从武汉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分析来看,科创因素在制造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的增长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这说明近年来武汉推动科教人才优势转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效果正在慢慢地显现。
前三季度,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1%,比上半年加快 0.2 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到武汉 GDP 的六成以上,这一基本盘的稳步增长是武汉经济发展的引力。
备料、装配、测试、包装 …… 在位于光谷的武汉长江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制造基地,一条条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经历了多轮检测和极限考验后,一个个外形酷似 黑匣子 的服务器将 奔赴 各行各业,成为公司发展的 最强大脑 。
前三季度营收已超 40 亿元,近一半营收来自AI领域。 该公司CEO彭海波介绍,作为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国家队成员,长江计算已 解锁 从通用算力、智能算力到高性能算力的服务器研发和制造,除了继续为通信和金融行业客户提供服务外,在电力、互联网等行业也形成了突破,被认定为武汉市 2024 年潜在 独角兽 企业。
高技术制造业是引领城市未来产业升级的核心。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今年以来,武汉正在围绕六大方向 13 个细分领域布局未来产业。在 通用AI 细致划分领域,作为全国计算领域整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长江计算能为智能算力集群提供支撑能力。
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30.6%,增速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 24.1 个百分点。这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起的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结果。
市经信局介绍,前三季度,武汉发展未来产业全面开花,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未来新材料等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壮大,正在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在生物制造领域,瀚海新酶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高品质蛋白酶 K 生产线 家国内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商与 25 个国家的 42 家外商提供产品;在先进半导体领域,武汉安湃光电有限公司建起完整的 8 英寸薄膜铌酸锂流片产线 万个以上的光模块使用;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刘胜院士团队正在联调联试 天问 人形机器人,未来将率先应用在商业和医疗场景。
未来产业,将在未来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武汉 44 家企业入围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公示名单;武汉创造了国产数据库、智能汽车 AI 芯片、电竞中国、交互式 AI 等 4 个 全国第一股 。
位于武汉新城的华工科技智能装备产业园(葛店园区),技术人员正在对设备调试。记者周超 摄
10 月 24 日,岚图品牌在斯洛文尼亚盛大发布,岚图 FREE、岚图知音亮相欧洲市场。两个月前,岚图知音从位于武汉经开区的东风云峰工厂总装线缓缓驶出,搭载中欧班列(武汉)从武汉发往欧洲。
作为首个出海的新能源国家队,岚图汽车已在挪威、瑞典、芬兰等多个欧洲国家发售,加速迈向全球的快车道。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 41.8%,其中,岚图汽车增加值增长达 94.9%,接近翻番。
武汉制造 出口热卖, 量增质优 成武汉外贸鲜明写照。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 2908.50 亿元,同比增长 16.8%。其中,出口 1896.50 亿元,增长 28.8%。外贸增速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深圳、惠州。
手机、电脑等 老三样 优势持续稳固,电动汽车、锂电池等 新三样 动能强劲。据市商务局介绍,全市出口规模排在前列的为电动汽车、手机、集成电路。华工科技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帝尔激光光伏激光设备 …… 光谷企业高端系产品差不多刚下线就有海外订单。
民企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前三季度,非公有制企业进出口占比超过六成,稳住了武汉外贸的 基本盘 ,成为外贸主力军。
出口产品结构变化是一大亮点,成为武汉拓展海外市场的新增长点。 王珺表示,一种原因是近年来,武汉支持产业升级,积极开辟新赛道,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产品获得海外市场青睐,另一方面,武汉本土新能源汽车、 光芯屏端网 、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也加快创新迭代,在抢占国际市场上也在逐步扩大优势。
外贸的增长背后是武汉大力推进口岸和开放平台建设。今年以来,我市支持长江国贸、湖北楚象、长江汽车、湖北科创、长江船舶等供应链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海外布局。
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正成为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引擎。 王珺认为,武汉要把握这一良好势头,坚定不移抓创新、促转型,逐步加强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建立高效顺畅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营造充满了许多活力的创新生态,加快推进 三个优势转化 ,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机器人抓取,切断隔膜、激光焊接、封口包装 ……4 秒,一枚 穿上新衣 的锂离子电池在东西湖区一座智能化工厂诞生。10 月 29 日,这批如拇指盖大小的电池通过 江海直达 航线远销欧洲市场。
当日,武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5%,分产品看,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 21.4%。长江日报记者发现,这是继今年统计半年报后,锂离子电池再次 露面 。
锂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个金属元素。锂离子电池主要使用在于手机、汽车和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等领域。
市统计局工业统计处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工业产品门类统计中,年年都会有更新产品。其中,增长比较快或很重要的产品,就会加到产品目录;相反,长时间生产比较少的产品就不再纳入统计。车用锂离子电池就是 2023 年纳入统计的 新物种 。2023 年以来,武汉锂离子电池产量从始至终保持 15% 以上增长。
这是武汉汽车产业加速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装备与船舶海洋工程处相关负责的人介绍,锂离子电池产量的增长曲线,与岚图、路特斯等武汉新能源汽车品牌产量增长几乎同步。随着锂离子电池在储能、5G 基站等领域应用,预计未来,锂电储能产业将延续增长态势。
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储能,是武汉加速布局的未来产业 13 个细分赛道之一。武汉昊诚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璇和记者说,现在,厂房里近 200 套全自动生产线% 销往欧美市场,覆盖全球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电池越做越薄,订单越来越厚 。这家企业,在汉成立 20 余年,掌握 100 余项关键核心技术。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 1-9 月,以武汉为代表的湖北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同比增长 146.5%,增幅位列全国第一。
锂离子电池将重塑全球能源新格局,改变全世界能源消费新模式。 湖北省统计局原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表示,统计和发布门类的新变化,体现武汉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取得新成效,凸显城市转型发展带来的活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排队1小时,出了银行就被黄牛围住!“蛇年顶流”爆火,2000元买入,转手就能赚1.6万元!专家提醒:量很大,囤货炒作当心亏损
19分大逆转!快船惨遭森林狼三杀 爱德华兹37+7+8哈登22+8+8
马刺遭19分逆转连3季被公牛横扫 文班23+14+8帽拉文35+10+8
iQOO 产品经理:OriginOS 5 第三批公测预计 1 月 10 日开启报名
黄金VC、金/银风道!红魔 X Golden Saga臻金传奇开启预约:96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