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I发展的前沿分支,具身智能近年来成为受着重关注和大力投入的硬科技赛道。
在11月4日-5日举办的首届珠海国际灵巧操作挑战赛暨具身智能产业大会上,润星泰电器、逸科兴制造、智新自动化等珠海创新企业发布了在具身智能产业链的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包括“合金材料压铸领域的智能制造方案”“电子元器件生产领域的机械灵巧手装配方案”等11项技术攻关项目,金额超亿元。
现场,珠海香洲区与清瑞博源智能、有怡科技、跨维智能等6家具身智能领域的创新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将落地一系列人工智能项目。
珠海的城市发展曾长期依赖房地产,产业体系相对单一。近年来,这座滨海旅游城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在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布局。上半年,珠海工业经济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到80%。
香洲区副区长黄文胜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之所以选择具身智能这个赛道,因为这符合珠海在原有工业经济基础上的转型要求,特别是对发展智能装备有很大帮助。
所谓具身智能(Embodied AI),指智能体有一个身体,并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来获得智能,其有望成为继PC、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下一个典型智能终端。
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的关键组成部分,灵巧手以其高度仿生的结构设计和精准的操作能力,成为机器人技术探讨研究的热点。
本次大赛设置了“机器人零件装配任务”“在杂乱物体中拾取物品任务”“机器人杂乱线个场景赛道,参赛的机械手、机械臂展示了绕线圈、拧螺丝、收拾杂物、拿放物品到指定位置等技能。
在具身智能产业大会现场,则展示了能制作拉花咖啡的“机器人咖啡机”,以及用电子琴和葫芦丝合奏民乐的人型机器人。
“高精度的算法下,机器人能接近真人的技巧度,模仿真人咖啡拉花的轨迹,并重现这个流程。”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位的人员表示。
从产业角度而言,目前服务类机器人实现较快落地,包括医疗健康、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家庭服务等领域。
珠海特索彼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智能仿生灵巧机械手原型机。展位工作人员王杰(化名)介绍指,该机械手加持了伺服驱动、运动算法、EMG生物传感等技术,主要面向医疗和教育市场,例如对于残疾人士,可以用脑电波控制义肢;也能够适用于二次开发,进行AI教育。
真健康(广东横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则展出了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由机械臂、光学追踪仪、AI系统三部分所组成。“分别是手、眼睛和大脑。”公司公共事务总监李冀钊告诉界面新闻,该系统大多数都用在穿刺手术,目前已经落地约50家医院、完成约3000例手术。
在屏幕上,机器会实时显示病灶的位置,系统会规划好穿刺路径和深度,机械臂自动定位到相应位置,并调整好针的长度,“医生只要执行扎针动作,就像操作傻瓜相机一样。”李冀钊表示,仪器的定位精确度能够达到0.03毫米。该设备被国家药监局认定为国内首创。
真健康(广东横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是一家落地横琴的“澳人澳企”。李冀钊指出,下一步的迭代方向是有望实现核磁引导,目前为CT引导,如果是核磁引导,医生在进针时可以实时观察到针的位置。
尽管机器人市场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但其产业高质量发展远未及公众预期的爆发状态。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朱世强指出,根本原因在于仍有部分核心技术没有正真获得根本性的解决。
“例如工业机器人,现在非常成熟,是因为工业机器人主要在结构化任务中作业,事先可以编程。而对于非结构化、柔性的作业,很多机器人还不一定可以适应。所以服务机器人面临一个共性难题,也就是非结构化环境下的决策和作业,这又牵涉到智力、智能、灵巧作业的问题。”朱世强说。
在非结构化的环境中,机器人不乏出现“智力低下”的情况。如在大会现场,一家珠海科技公司展示出的机械手仍不具有位姿估计能力,其姿势是固定的,当物品的摆放方向和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时,机械手并不可以进行调整。
“这一步目前在我们的程序里是没有的,同样是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该展位研发人员提到,这需要算法训练这个模型,“比如物品竖着、倒着时,我提供几种手势,对应握点给物体进行标注,再把握点放到模型里训练。”
王杰和记者说,“现场的展品其实大部分都是程序控制,而不是AI。即使它是视觉的,能识别、抓取一些东西,也是按照固定程序。”他认为,让机器人学会自我学习的一个渠道是加入大模型,但现在国内大模型还未达到相应水平;另一个难点是数据,由于获取成本高,企业会数据不足的问题。
人型机器人则有更高的门槛。珠海一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展位一名研发人员向界面新闻表示,“例如关节控制,融合起来就要求更高程度的算法,也对芯片性能有更高的要求。”
一微半导体是横琴深合区培育的首家股份制企业,已实现了惯导、激光、视觉三大机器人主控芯片的自主量产。
该研发人员续指,一个趋势为“云端大脑加具身智能”:“把大模型、超级模型放到云端,本地再部署小模型进行交互更新。云端跟本体相结合是一个方向。实地的算力一般比较小,在云端部署算力,推算后再发给机器人本体,这样一来也能降低本地对芯片的要求。”
朱世强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机器人的智能体系结构,分级部署成为可能,可以将更高层的智能放到云端,为一群终端服务,这样一来终端的智能代价就大幅度的降低,具身智能能更加廉价。
眼下,珠海也在加快云端部署。珠海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云上智城”的理念。根据报告,珠海将加快建设“云上智城”,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为未来产业在珠海布局提供支撑。
目前,全市已有10个数据中心,智能算力约1310P(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的计算速度),并计划引入更多高性能算力设备,如华为的昇腾910B训练推理服务器,以及百度与格力合资公司的昆仑芯算力设备。
在更为详细的“路线图”中,珠海提出打造国内发达地区最高性价比的“算力洼地”——推进1500P以上多路径、多生态的本地智能算力建设,构建“本地算力+云计算”算力体系和多方战略协同模式。
“1310P的算力在国内属于前列,达到了1000台以上服务器的配置,能够完全满足企业基本算力的需求。”深圳市极致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仕安告诉界面新闻,公司借由此次大会计划将华南的研发制造总部落户到珠海。
极致激光主要经营三个板块,包括锂电板块、光伏板块和控制管理系统。徐仕安表示,计划落地三个项目,首先是新能源锂电的规模化、产业化,第二是全固态电池以及高速激光切卷折一体机项目,并会筹建运动控制、伺服控制的研发中心。
针对总部的落户,徐仕安提到,每个区域有各自的优势,软件部分适合放在深圳,而珠海在控制管理系统、控制器、装备制造业有一定优势,“我们上中下游在珠海都能找到(合作伙伴),例如跟格力电器在精密激光焊接有合作,珠海冠宇、珠海华冠、华发集团旗下的光库科技,也跟我们有协同。”
徐仕安同时指出,国内人工智能输入端的数据是充足的,也就是应用场景,但是输出端受后端人才缺乏的制约,而对珠海AI产业而言,“要形成质的飞跃至少要1万台服务器的配置。”
目前,珠海机器人产业仍处在萌芽阶段,全市机器人相关企业仅29家,1至9月规上工业总产值41.71亿元。
珠海有意打造为中国“模都”。一方面,计划全年落地20家以上垂直和场景大模型企业;另一方面,也将通过“算力券”向公司可以提供低成本、高效率、按需供给的普惠算力,推动垂直大模型和场景大模型的快速聚集发展。